随着夏窗转会市场的硝烟渐散,曼联以高达7650万欧元的总价签下莱比锡前锋本杰明·舍什科的消息,无疑成为了今夏最引人注目的交易之一。然而,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斯洛文尼亚国脚,在新赛季开局阶段却陷入了令人担忧的沉寂——俱乐部正式比赛0进球,国家队连续两场180分钟比赛仅1次射正。球迷与媒体不禁要问:这位天价新援,究竟何时才能“开胡”?
从技术特点来看,舍什科拥有现代中锋所渴求的顶级模板:1米95的身高、出色的跑动能力以及强劲的爆发力。在德甲赛场,他已证明自己并非传统站桩中锋,而是具备拉边策应、纵深冲刺和抢点攻门的全能攻击手。上赛季在莱比锡,他交出了18球2助攻的数据,其冲击力与潜力正是曼联在进攻端所急需的补强。
然而,转会费的重量往往与期望值成正比。登陆英超后,舍什科显然需要时间适应更高强度的对抗与更紧凑的防守体系。季前赛他虽偶有亮眼表现,但进入正式比赛后,面对狼队、热刺等队的针对性防守,他显得有些孤立无援。与队友的传跑默契尚未建立,中场支援不足更是放大了他处理球时的犹豫。在曼联略显混乱的进攻体系中,这位年轻射手似乎还没找到自己的节奏。
与此同时,国家队的表现同样折射出他的挣扎。欧国联对阵奥地利与瑞典,舍什科打满180分钟,仅完成1次射正,尽管他积极回撤参与串联,但作为锋线终点的效率明显下滑。这或许与全队战术资源倾斜有限有关,但也暴露出他在高强度防守下稳定输出能力的不足。
究其根源,舍什科的“进球荒”并非能力问题,而是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。首先是战术适配性,滕哈格需要设计更清晰的进攻套路来激活他的无球跑动与空中优势,而非让他频繁陷入肉搏战。其次是心理层面,天价标签带来的压力需要时间消化,早日打破进球窗户纸至关重要。此外,曼联整体进攻效率的低迷(上赛季英超进球数仅列中游)也非一人之责,球队创造力的提升同样紧迫。
对于舍什科而言,处子赛季的适应期实属正常。从哈兰德初到曼城的无缝对接到努涅斯在利物浦的渐进式爆发,顶级射手的成长路径各不相同。曼联球迷需要保持耐心,给予这位20岁新星足够的信任与时间。正如索尔斯克亚所言:“射手最需要的是一粒进球,然后一切都会不同。”
或许,一场对阵中下游球队的破门,一次机敏的补射或一记力拔千钧的头槌,就足以解开他的心结。曼联的“开胡”时刻不会太远,而那一刻,或将成为红魔锋线重启荣耀的序章。